2014

《慢搖.滾》

Small Nanguan 2



【舞作說明】

 

林文中舞團首度入選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(2014TIFA),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發表新作《慢搖‧滾》。這是繼《小南管》之後,林文中舞團再度嘗試南管與現代舞的異類合體。可看成是《小南管》續集;在現代舞與南管做「第一類接觸」後的第二類接觸----解構與崩壞自身。

以美國七零、八零年代的流行音樂類型「慢搖滾」為靈感,質問「南管為什麼不能是現代的流行音樂?」除了《小南管》合作過的南管演員暨樂手林雅嵐、魏美慧、陳彥希、黃俊利以外,更加入「卡到音即興樂團」的靈魂人物李世揚,一起加入JAM,相互激盪,玩音樂也玩身體,作為創作靈感的開端。嘗試突破表演語彙的差異,打破框架,異質接軌。

在此創作概念下,《慢搖‧滾》徹底放下樂師與舞者身份的區隔,所有表演者既是歌者也是舞者,表現手法既是音樂身體化,也是身體音樂化。從人們對音樂的直覺與感受出發,尋找本能的純真與自由;意外走向南管古調情歌與現代人不渝的情感追尋的辯論。

源於數百年前的南管古音,本是古人的搖滾流行,「忘我」則是它的搖滾精神,寄幻想於現實之不能,一如用流行歌對話這個世界。南管歌曲中多見壓抑的愛情、被動的女身、不被俗世容許的畸戀,到了今天,何以能依舊催動人心?療傷情歌千古不變,南管與流行音樂,都可能是斷腸詩。當人們隨音樂起舞,那些愛情與關係中的欲望與背叛、歡愉與痛苦、喧囂與孤獨,以身體一一超渡。

 
 

【媒體評論】


『舉凡樂師的身體、舞者的歌聲,均達到近似專業的要求,進而營造出一種交融無間的「氛圍」(aura)。「氛圍」的襯托,當然要藉助一些手段。南管本身是一種「慢」的藝術,演出起始,呼應作品名稱,舞者與樂師慢搖而起,在慢搖的過程當中,樂器在舞者的懷抱中成為肢體延伸,樂師手中的樂器,不再純粹只是發聲的工具,轉為帶動肢體的觸媒。就在這搖起之間,舞者和樂師的關係愈來愈密切,兩者的界線也就慢慢模糊了。』
~ 表演藝術評論台 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/ 林采韻
 
『結合舞者、南管音樂家、鋼琴演奏者,歷經一段時期的溝通、磨合之後,共同呈現出一齣表達今日都會男女在愛、慾中掙扎,在孤獨徬徨中尋求超脫的戲。戲中,演員們自然而有效率的跨領域演出,舞、樂、劇的相輔相成、相互激盪,經營出內斂的、「悶燒」式的「慢搖滾」。』
~ 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/ 陳漢金

 
 

【演職人員】


首演日期:2014/03/07
演出地點: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
藝術總監:林文中
編  舞:林文中
助理創作:林雅嵐
文字/創作協力:林乃文
技術統籌/燈光設計:李俊餘
音樂設計:李世揚
舞台設計:李怡賡
服裝設計:楊妤德
平面設計:賴佳韋
攝  影:邱蔚中
錄  影:狠主流多媒體有限公司
首演表演者:林文中、林雅嵐、李姿穎、李世揚、黎偉翰、蔡雅婷、魏美慧、陳彥希、黃俊利
 
 

【相關連結】


愛,輕搖慢舞《慢搖.滾》 - 林采韻 / 表演藝術評論台 2014/03/09
複調之舞:身體、音樂、文本的三重結構《慢搖.滾》 - 紀慧玲 /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4/03/07
慢慢滾的《慢,搖滾》 - 貧窮男 /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 2014/04/04
邁向南管的解構與顛覆之旅 TIFA林文中舞團《慢搖.滾》 - 林亞婷 / 快遞藝評2014/04/02
WCDance: Small Nanguan 2 - David Mead / CriticalDance
Good intentions take a wrong turn - Diane Baker / 台北時報 Taipei Times
可以不給牛肉,但火光在哪? - 鄒欣寧 / PAR表演藝術雜誌 2014/3
《慢搖.滾》 - Jimmy Bianca / 演後評論
慢搖滾! 南管樂師舞夏夜晚風 - 何定照 / 聯合新聞網 2014/02/17
南管+現代舞 林文中「慢搖.滾」 - 陳小凌 / 蕃薯藤新聞 2014/03/06
編舞家林文中新作《慢搖.滾》 - 趙靜瑜 / 自由時報 2014/01/27
林文中《慢搖.滾》古典與當代搖擺 - 林宜靜 / 中時電子報 2014/01/30
林文中慢搖 滾 舞出另類愛情 - 黃進福 / 青年日報 2014/03/08
慢搖滾 融合南管現代舞 - 中央社 / 中時電子報 2014/03/08
林文中《慢搖.滾》當代古典即溶 - 郭士榛 / 人間福報 2014/03/07
2014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-林文中舞團《慢搖.滾》彩排記者會 -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.國家兩廳院
像蟲一樣活著:2014年林文中的兩部舞作-「慢搖滾」與「長河」- 郭昭蘭 / 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2015/02/26
一場崎嶇的愛《慢搖・滾》-樊香君/表演藝術評論台  2015/05/18
聽南管 聞樂起舞-羅苑韶 / 台新藝術獎2015特約評論人 2015/04/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