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

《尛》

Small Puzzles



【舞作說明】

 

《尛》靈感來自林文中小時候一個人在畫室學素描時觀察靜物時,幼小心靈體驗到光影的魔幻力量和幽然滋長的詩意。二十年後他試著用肢體語彙喚起那段謐靜回憶。巨大幾何塊體和相對微小的舞者,成為本舞作的視覺焦點,配樂全選自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。創作風格猶如「尛」的字型排列,充滿幾何感。榮獲2010年文建會表演藝術創新計劃補助,於國家劇院實驗劇場發表。

舞台設計如北歐風格的大型玩具積木,切割舞台或是堆疊組合,舞者肢體隨空間變化而細膩轉化動作,藉由空間、道具、動作、時間的堆疊及重組,以乾淨舞蹈結構與動作質地,發展豐富變化。分為「窗口」、「公仔有影嘸」、「迴曳loop」、「時間的河流」幾個舞蹈段落,實驗不同的空間與音樂主題組合,可各自獨立,又以印象派繪畫般的光影統一氣氛,呈現純粹、細緻、幽靜的時間流動光景。

舞蹈,穿梭於詩意的時間長河;幾何,切割了靜白的疑問之城;琴音迴盪,光影搖擺,呈現出堆疊、重組、夢境、童年、遐想,各種意境。舞者肢體語彙具原創性,穿梭於空間與光影創造出來的幾何線條,舞動出一個孩子眼中,具體而「大」,靜觀自得的內心世界。

2011年,林文中依同樣的積木舞台概念發想,推出《尛》的親子篇—《文 「積」起舞》,成為林文中舞團的第一部親子作品。2012年,濃縮版的《尛》獲選為台灣參加法國亞維儂外圍藝術節的表演節目之一,深獲當地媒體好評。

 
 

【媒體評論】


「林文中的最新作品《尛》,證明了自己擁有頂尖編舞家所具備的才華。他不僅把舞作和舞團提升到另一個層次,更為台灣其它的小型表演團隊,提昇了標竿。」
~ 台北時報 Taipei Times 2010/09/27

「猶如孩童眼中映照的大人世界,各式形狀的大型積木,組合成的物件都像是能承挑夢想的真實載具,帶領我們進入《尛》的劇場思維,恣任想像無限騁馳。」
~ 表演藝術雜誌 2010/12

「重拾童趣,一場人與空間的對話。」
~ 表演藝術雜誌 -《尛》演後評論 2010/11

「一個富有原創性的舞蹈作品。以巴哈『平均律』為伴,年輕的舞者表現出精湛的技術,在放大的積木所排列的幾何圖形中穿梭舞動,時而帶著微笑展現詩意般的童趣,也帶給觀眾活力無限的啟發性。」
~ 法國十字報 La Croix -《尛》演後評論 2011

「以最精簡的方式來表達舞蹈的本質。舞者們在一場類似於七巧板的遊戲中尋找可能的組合模式,彷彿是一群小孩子,在玩耍與遊戲當中,表現輕盈肢體語能量的同時,又能讓人會心一笑。」
~ 法國普羅旺斯報 La Provence -《尛》演後評論 2011


 
 

【演職人員】


首演日期:2010/09/23
演出地點: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
編  舞:林文中
舞台設計:姚瑞中
燈光設計:李建常
服裝設計:方廷瑞
平面設計:張治倫工作室/郭育良
攝  影:陳長志
錄  影:陳冠宇 
首演舞者:林文中、林筱圓、邱鈺雯、胡鑑、謝宜君、陳欣瑜
 
 

【相關連結】


Small is Beautiful - Diane Baker / Taipei Times 2010/09/27
The god of small things - Diane Baker/台北時報 Taipei Times
《尛》是「三小」? 看林文中以積木「玩」味童年記憶! - 莫嵐蘭 / 國藝會藝評台 2010/10/28
《尛》,以肢體演算幾何,以摩擦那些名狀 - 莫默 / 國藝會藝評台 2010/9/28
【演前預報】林文中舞團《尛》 - 林乃文 / 每週看戲俱樂部 2010/09/21
The god of small things - Diane Baker / 台北時報 2010/09/27
林文中舞團《尛》觀後筆記 - 林乃文 / 每週看戲俱樂部 2010/10/08
林文中舞團全新創作9/23起巡演 - 中央社 2010/08/30
與巨型積木共舞 回到尛童趣 - David / 郭士榛 / 人間福報 2010/08/27
熟男編舞家林文中 用積木找靈感編創『尛』 - David / 中央社 2010/11/17
《尛》係三小?!? - 舞團原始宣傳稿 2010/08/18